参赛导航

GUIDE

  • 大赛竞赛单元
  • 作品征集
  • 大赛报名
大赛竞赛单元

主竞赛单元:中国发展,世界机遇

以世界的眼光观察中国,以国际化的表达讲述中国。每座城市每个乡村的鲜活故事,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注脚,也是世界读懂中国的钥匙。

本单元面向各级政府宣传部门、国内外媒体、影视机构等专业团队,广泛征集涵盖文明传承、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生活、时尚潮流等内容的外语短视频作品。

企业竞赛单元:卓著品牌,全球共享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华外资企业,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生动来源,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本单元面向“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华外资企业等,广泛征集纪录中国企业海外拓展、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中外员工合作、跨文化交流等内容的外语短视频作品。

自媒体竞赛单元:纪录你我,发现美好

个性视角、独特观察、流量聚合,让自媒体博主成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以及互联网平台上不可或缺的传播力量。

本单元面向全球范围内的短视频博主和MCN机构,以及相关领域的外籍人士、海外华人群体,广泛征集与中国相关的各类外语短视频作品。

大学生竞赛单元:青春视界,共创未来

作为互联网的原生居民和短视频的热爱者,大学生群体对世界有着独特的见解与态度,是中外交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本单元主要面向国内外各大院校的大学生群体中的中外创作团队与个人,广泛征集与中国相关的各类外语短视频作品。

国际宣传片单元:视界中国,意象东方

宣传片是跨文化的视界使者,能够在意象中传递一国、一城、一企、一事的人文魅力。

本单元主要面向各级政府宣传部门、中央及地方媒体、“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华外资企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广泛征集各类外语宣传片作品。

奖项设置

优秀作品奖(50个)

每个竞赛单元分别评选出10个优秀作品奖,获奖者可获授荣誉证书。

最佳作品奖(25个)

每个竞赛单元分别评选出5个最佳作品奖,获奖者可获授荣誉证书、奖杯及3000元奖金。

最佳外语片奖(5个)

从所有作品中,评选出最佳英语短片、法语短片、俄语短片、西班牙语短片、阿拉伯语短片等外语短片奖项,获奖者可获授荣誉证书、奖杯及3000元奖金。

最佳单项奖(4个)

从所有作品中,评选出最佳主播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系列短片奖、最具国际传播价值奖4个专业奖项,获奖者可获授荣誉证书、奖杯及3000元奖金。

评委会大奖(1个)

在所有竞赛单元最佳作品中,评选出1部评委会大奖作品,获奖者可获授荣誉证书、奖杯及20000元奖金。

优秀组织奖(若干)

大赛组委会从所有组织参赛的机构中,根据参赛作品的数量与质量评选确定。

*所有奖金均为税前金额

作品征集

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需满足下列条件中至少一项:与外籍人士相关,外籍人士在作品中既可以是主持人、主人公、受访对象,也可以是导演、策划、摄像、制作等;作品内容与中外跨文化交流有关,内容与叙事方式符合国际传播基本规律。

2.参赛主体不限。以机构、工作室、个人名义参赛均可。以机构为参赛主体的,同一单位报送作品不超过20部;以个人为参赛主体的,同一个人报送作品不超过5部。按系列或栏目参赛的作品,提交且仅提交3部代表作品。每部作品只填报参加一个竞赛单元。

3.作品形式不限。人物访谈、脱口秀、短纪录片、Vlog、微短剧、宣传片等均可,时长10分钟以内。

4.作品语言不限。接收所有语种作品参赛,并鼓励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作品参赛。所有作品均需添加中英双语字幕,以保障顺利参加评审。

5.作品需传播正能量,不涉及色情、暴力、种族歧视等内容。

6.作品分辨率为1280*720或以上,接受MPG、MPEG、AVI、MOV、WMV、MP4等格式文件。

参赛途径

1.登录www.mychinastory.com,点击参赛导航页面,填写报名表,上传视频抖音发布链接。并将参赛作品以超大附件形式或网盘(百度/Google Drive)链接与密码(链接需永久有效)发送至邮箱:mychinastory@cnmatters.com(邮件标题请注明“作者—作品名称—参赛单元”,邮件正文请注明作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邮件标题作品名确保与报名表信息一致)。

2.将作品上传至抖音的机构或个人账号,发布时添加#2025第三只眼看中国 #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即报名参加“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

大赛负责人:李老师  010-68996991

参赛者权益

1.参赛作品有机会入围相关奖项,获相应证书或奖金。

2.参赛团队有机会入选抖音精选联合全国百所高校发起的“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提供超十亿流量激励、现金分成、里程碑纪念礼、创作课程等,助力青年作者成长。

3.获奖团队受邀参加颁奖典礼系列活动,对话评审专家,沟通流量平台,分享创作经验。

4.获奖作品有机会在颁奖典礼期间获得高频率现场与媒体曝光。

5.获奖作品有机会参加主办方在国内外举办的主题短视频展览展映活动。

6.获奖作品有机会受邀出版大赛同名中英文视频图书。

7.邀请优秀博主和团队有机会成为大赛签约合作伙伴,参与主办方相关活动与短视频项目。

8.邀请优秀博主和团队加盟主办方工作团队。

大赛报名

参赛须知(阅读到最后,点击报名,填写报名表)

一、报名方式
(一)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5日24:00时。(过时将不再接收)
(二)报名需知
1.参赛作品需满足下列条件中至少一项:与外籍人士相关,外籍人士在作品中既可以是主持人、主人公、受访对象,也可以是导演、策划、摄像、制作等;作品内容与中外跨文化交流有关,内容与叙事方式符合国际传播基本规律。

2.参赛主体不限。以机构、工作室、个人名义参赛均可。以机构为参赛主体的,同一单位报送作品不超过20部;以个人为参赛主体的,同一个人报送作品不超过5部。按系列或栏目参赛的作品,提交且仅提交3部代表作品。每部作品只填报参加一个竞赛单元。

3.作品形式不限。人物访谈、脱口秀、短纪录片、Vlog、微短剧、宣传片等均可,时长10分钟以内。

4.作品语言不限。接收所有语种作品参赛,并鼓励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作品参赛。所有作品均需添加中英双语字幕,以保障顺利参加评审。

5.作品需传播正能量,不涉及色情、暴力、种族歧视等内容。

6.作品分辨率为1280*720或以上,接受MPG、MPEG、AVI、MOV、WMV、MP4等格式文件。

7.相关材料缺项或信息不完整,则不具备报名资格。

8.如作品曾在往届“第三只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中获奖,则不具备报名资格。
(三)报名流程
1.报名步骤,仔细阅读参赛须知,如无异议请点击【第三只眼大赛报名】跳转链接,完整填写报名信息表并提交。
2.在报名前,请准备好所需材料,并按三个板块分类后上传至网盘,生成一个有效链接。确保该链接为永久有效,并将其放置在报名信息表对应的位置。
(1)正片
① mp4./mov.格式,时长10分钟之内;
②作品须配有全片中英双语字幕。
③全片无任何其他水印标记。
(2)预告片
①时长30秒(需截取视频精彩部分或体现核心观点)
②格式及字幕要求与正片一致。预告片请勿添加水印。
(3)作品海报、剧照照片(5张)

二、评选流程

评选环节包括初评、复评、终评三轮评选,以竞赛单元为组别,建立评审团进行观看、评选,并决定入围作品。由大赛组委会负责邀请相关人士组成评审团。
评审环节在报名截至后1-2个月内进行,最终获奖者将以电话形式通知和联系,官方获奖名单将在颁奖典礼结束当日在官方平台发布。

三、报名信息及材料的使用

1.请正确、完整填写报名信息表,所填写信息将在入围、评选、结果公布、获奖作品手册制作等各工作环节及相关的信息公开中采用,如有信息错漏,责任由报名方承担。
2.报名信息表中的 “报名联系人” 是后续通知作品获奖的首要联系人,请保持其联系电话号码的正确、邮箱畅通。
3.作品报名后,其报名表中涉及的信息材料(非个人信息)将可能呈现于中国外文局及大赛官方平台、获奖作品手册等各种线上、线下媒体宣传中。组委会有权对大赛官方途径呈现的作品信息、材料进行编辑、修改及公开使用,包括作品报名信息、海报、剧照、预告片,及正片等相关内容。

四、报名信息及材料的更替

1.报名完成后,如需进行报名信息或材料更替,请发送电子邮件至邮箱mychinastory@cnmatters.com,并以更替前后对照的方式详细说明更替需求,经组委会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材料更替。
2.如有后续报名材料(如海报、剧照、宣传资料包、获奖情况等)需补充,请上传单独的链接放置报名表备注栏中并加以说明,组委会将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并使用。
3.如报名作品的评选版本为工作版,报名方可在获得官方通知获奖后提供最终版本,评选过程中无法进行版本更替。

五、声明

1.报名方(及公司)须拥有其报名作品的著作权或全权代理权,同时保证该作品无版权纠纷,其中所采用的音乐及视频图像、创意文本等已获得版权,或取得该作品版权人授权使用,或为原创且未侵犯任何第三人的版权及其他民事权益。因作品版权引起的纠纷,由作品报名方(及公司)负责全部侵权责任及损失赔偿责任,与活动主办方无关。
2.报名方(及公司)授权“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组委会对作品享有使用权,并授予大赛组委会对作品内容(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拥有包括但不限于翻译、改编、汇编、剪辑等权利。大赛评选期间以及结束后,同意大赛组委会在标注作品为大赛获奖作品的前提下,将作品发布至其旗下媒体账号,以供大赛宣传推广使用,并同意作品参与大赛相关的国内外巡展。
获奖视频发布平台及账号如下:
哔哩哔哩:视界中国CM——第三只眼看中国大赛;
西瓜视频:视界中国CM;
企鹅号:视界中国CM;
微信公众号:第三只眼看中国大赛;
微博:视界中国;
YouTube: China Matters;
脸书: China Matters.
3.如有任何以上规则未能规定的情况,以组委会最终解释说明为准。

 

*  同意以上所有条款与规则